中国辅助生殖行业调研:市场规模有望达854.3亿元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当前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率依旧较快,2014-2019年,其市场增速均在10%以上。未来,受不孕不育率攀升以及市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加深,可预计辅助生殖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当前对辅助生殖的需求增长率依旧较快,2014-2019年,其市场增速均在10%以上。未来,受不孕不育率攀升以及市场对辅助生殖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加深,可预计辅助生殖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从应用下游来看,有数据表明截止至2019年底,我国经批准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共517家,经批准设置人类精子库的医疗机构共27家,其中获试管婴儿牌照的医院仅有396家,23.40%的生殖中心达不到试管婴儿技术要求。截止2020年底国内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数量为536家,其中就包含中信湘雅、锦欣生殖等。但是具备PGD(第三代试管婴儿)服务资质的机构仅有70家,占机构总量的14%。
以港股为例,从辅助生殖概念股的产业链划分来看,上游有贝康医疗-B(02170)、丽珠医药(01513)等药物、检测试剂和器械供应商,下游则有锦欣生殖(01951)等服务机构。其在今年2、3月先后都有一波上涨行情。
与此同时,A股辅助生殖板块也随之上涨,达嘉维康、康芝药业、悦心健康、汉商集团、麦迪科技、澳洋健康等公司股价当日涨停,思创医惠、共同药业等上涨超10%。其中,作为港股辅助生殖的上游龙头企业,贝康医疗连续上涨近三周,综合涨幅一度超40%。
辅助生殖的长期价值来源于人口增长和患者的双重刚性需求。从人口增长需求来看,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国内家庭户规模持续缩小,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的3.10人减少0.48人,平均每个家庭不到3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过去10年国内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1990—200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07%。二孩政策刺激了2016年新生人口达到十年峰值,但随后4年却波动下滑,2020年同比下降达到18%。
患者需求方面,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测,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患病率将超过18%,不孕不育患病人数将从2018年的约4800万对增长至2023年的约5000万对。预计到2025年,我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达854.3亿元,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5%。在以上两种刚需推动下,辅助生殖的长期价值显现将逐渐清晰。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辅助生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I)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及其衍生技术两大类,后者也就是俗称的“试管婴儿”。辅助生殖相比另外两种治疗方法,可以给患者带来更高的怀孕率。采用试管婴儿的患者比例,占到采用辅助生殖治疗人数的15%,其怀孕率最高,国家标准是35%,不过很多生殖医院已经超过50%。辅助生殖行业是一个政策属性强的行业,由政策决定供给、行业发展阶段与政策力度紧密相关。
根据2021年中国国家统计年鉴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仅有0.852%,首次跌破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也跌至0.145%。专家预测,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可能提前到来。根据中国人口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患者超过5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15%。而20多年前,中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率仅为3%。这意味着,每6-8对夫妇中就有1对遭遇不孕不育问题。根据沙利文的数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高达18.2%。
2021年,国家发布多项促进辅助生殖行业发展的的政策,如三孩政策、《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上海市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规划(2021-2025)》等。受到人口政策影响,辅助生殖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期,2020年辅助生殖市场规模达到330亿元,对比2019年增长13.4%,进而成为全行业范围内增速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辅助生殖牌照稀缺性和垄断性的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民营辅助生殖机构将加入抢食不孕不育市场大蛋糕的队伍中来。因此,试管婴儿牌照是民营辅助生殖机构最核心的价值之一。
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获得行业数据,并分析使用行业数据不仅可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亦可优化整体决策。欲获取更多行业分析及相关数据可以点击查看中研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6年中国辅助生殖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