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行业市场调研 康养行业面哪些问题
康养产业涵盖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绿色农业等诸多业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国家对经济内循环更加重视,康养产业发展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康养行业市场调研
康养产业涵盖了健康、养老、养生、医疗、旅游、体育、文化、绿色农业等诸多业态,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备受关注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再加上国家对经济内循环更加重视,康养产业发展迎来了空前的机遇。
与传统健康产业不同的是,新兴康养产业既不是养老也不是养生,它代表着关乎14亿人口的大健康产业,涉及健康管理、养老养生、旅游旅居、休闲体育、休闲农业和医美产业等多方面,具有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利润低、风险高的五大特征。
从康养产业供给模式上,将逐渐出现政府保基本、中等收入的高龄空巢、失能半失能和失智/临终老年人康养;企业保高收入老年人高端康养的趋势。“北欧养老模式特征是养老福利化,而美国养老模式特点是完全市场化,我国可以探讨实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福利模式、中等城市混搭模式和发达城市市场化模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趋势报告》分析
据统计,2017年~2021年,中国医养健康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2%,康养产业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将超越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经济新动力。与此同时,中国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
我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现阶段,我国已逐渐形成了“9073”的养老格局,养老政策体系也逐渐丰富。政策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参与,让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养老服务政策法规体系、行业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国康养产业呈现以运动、疗愈、研学和旅居康养为代表的四大业态,康养业态向气候、森林、温泉、中医药和特色农业等康养资源依附和聚集,在政策及基本不断加持的背景下,产业发展机遇可谓井喷式出现,康养业态发展与产业生态体系正逐步形成。
国务院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应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制定健康医疗旅游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健康医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扶持一大批中小微企业配套发展。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的规模将达到16万亿元。
未来业态将依附康养资源集聚,康养产业结构逐渐显现,而投资与开发模式将有所转变,运动、研学类康养类型将成为新潮流;政策紧跟新热点新业态,规范与引导作用明显;康养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果,康养产业发展拥有许多可能,未来值得期待。
康养行业面临的问题
1.康养专业人才比较匮乏
当前,老年人口有三分之二时间是处于待病状态,越来越多的高龄、失能、失智和患病老人需要获得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但现在我国整体老龄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特别是随着未来进一步开发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更需要大量养老服务人员,但护工群体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而且,由于职业认可度差、工作强度大、工资低保障差、缺乏职业上升通道等因素,年轻群体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比例较低。大部分养老服务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水准不高、人员队伍不稳定一直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顽疾”,也是养老机构影响入住老人生活质量的“硬伤”。
2.康养产业发展有待规范
目前,大部分康养产业竞争还处于初级阶段,行业垄断等尚未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使许多企业纷纷跨界入局,争抢健康养老产业大蛋糕,但在一定程度却存在一哄而上、同质化等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河北省康养产业健康发展。比如:一些养老机构,临时聘用一个医生就变成医养结合机构,许多诊疗任务并不能完成。医养结合机构属于多龙治水,加上监管缺失,导致医疗隐患增多。同时,这一产业远未形成一个健康、完整的产业体系,从事康养产业的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较弱。
想要了解更多康养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趋势报告》。